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8
核心提示:随着河蟹产业的不断发展,小规格河蟹虽有一定的市场,但一般只能供应普通消费者食用或作醉蟹加工之用,存在养殖经济效益低、难以对抗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险,因而发展大规格优质河蟹(雄蟹200克/只以上、雌蟹150克/只以上)已成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较大幅度提高渔民经济收入的必由之路。
    随着河蟹产业的不断发展,小规格河蟹虽有一定的市场,但一般只能供应普通消费者食用或作醉蟹加工之用,存在养殖经济效益低、难以对抗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险,因而发展大规格优质河蟹(雄蟹200克/只以上、雌蟹150克/只以上)已成为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较大幅度提高渔民经济收入的必由之路。笔者在近几年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技术的过程中总结了几个关键控制点,现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关于池塘环境的控制点
  
  池塘是河蟹生长的场所,河蟹主要与池底接触,池底理化性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最基础的条件,也是后期养殖水质管理的关键。池底环境好,河蟹生长快速。池底环境差,河蟹生长受到抑制和干扰,甚至导致其生长紊乱,出现病害。为提高养殖效益,一是对新开挖的池塘,应进水浸泡,多次换水,并用生石灰进行处理,同时为防止塘内有农药或渔药残留,放养前最好再使用1次解毒药。二是对上年养殖的塘口,在养殖结束后要及时清除过多的淤泥,保持淤泥厚度在10~15厘米。三是进行必要的暴晒、冰冻及翻耕,以消灭病原体,促进底泥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
  
二、关于河蟹种苗的控制点
  
  种苗的质量、规格及放养密度是养成大规格成蟹的必要条件。一是充分了解亲蟹的来源、规格及大眼幼体的生产过程,最好选择信誉比较好、生产技术成熟且规范的良种繁殖场繁育的苗种。二是自行培育扣蟹或选择本地培育的蟹种。最好选择规格为100~180只/千克、大小基本整齐、无性成熟、无残肢、无寄生虫且活力强的蟹种。三是蟹种放养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蟹种离水时间长,应先尽可能让蟹种吸足水再放养,方法是用喷雾器少量喷水1~2次,每次间隔5~10分钟。蟹种下塘前应选择温和性消毒剂对蟹种进行消毒,减少蟹种带来的病菌、寄生虫等,一般选择氨基酸碘或专用苗种消毒剂比较好,消毒时间视具体药物和蟹种忍受情况而定。四是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普通养殖塘口放养密度控制在500~600只/亩,安装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的塘口可增加至700~800只/亩。

三、关于生产投入品的控制点
  
  河蟹养殖生产投入品主要为肥料、饲料、药物等,这既是养殖大规格河蟹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河蟹质量的关键之处。一是池塘在蟹种放养前应适量施肥,以促进水中有益藻类迅速繁殖,为早期蟹类生长提供营养和生物基础饵料,提高苗种成活率。同时,可改善水体营养状况和水色,抑制青苔生长。一般以施发酵有机肥为主,也可施专用生物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中后期应根据水质状况进行调控,水色浅、透明度高的可适当补施肥,少量多次,防止施肥不当引起水质变化,池水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二是饲料应以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具有营养全面、水中稳定性高、易吸收消化且可减少河蟹的体内应激反应。饲料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同时应根据河蟹不同生长季节、生长情况以及外部因素影响进行合理调节,前期下午投喂1次,中后期上、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9~10时投喂,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30%,下午16~17时投喂,投喂量占70%。三是药物施用应以温和性药物为主,尽可能减少药物对河蟹和水环境的影响。生石灰每隔10~15天泼洒1次,每次用量控制在5千克/亩。微生物制剂每隔10~15天泼洒1次,但应与消毒剂交叉使用,时间间隔5~7天,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微生物制剂的用途而定。
  
四、关于生产管理的控制点
  
  生产管理贯穿河蟹养殖的整个过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精细是直接决定养殖成败的因素。一是基础饵料问题。成蟹养殖的基础饵料主要是池塘中培育的水生生物及增投的螺蛳,水生生物的培育主要是合理施肥,特别是在蟹种放养前5~7天应进行施肥,主要是施发酵的有机肥或专用河蟹生物肥,对蟹种早期成活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后期应根据水质情况适时补施肥料,要求少量多次。螺蛳一般投放2次以上,总量控制在400~500千克/亩,清明前投放1次,投放量250~300千克/亩,6~8月份再投1次,投放量150~200千克/亩。二是水质管理问题。水质要求“新、活、优”,通过适时注换水调控水位及水质,一般4~6月份每10~15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5,水位在60~80厘米;7~9月份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4,水位稳定在100~150厘米。换水要先排除部分老水再加注新水。换水时间通常在上午10~11时,不宜傍晚加水,温差不宜过大,否则易出现僵蟹。同时应根据水质情况施用底质改良剂使水体的ph值稳定在7.5~8.5。三是水草问题。水草可选种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苦草、菹草、水花生、浮萍等,合理利用各种水草的生长特性,尽可能多品种交叉种植,避免水草单一,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30%~60%。四是“三防”问题,即防逃、防病、防偷。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特别是在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及秋季河蟹性成熟期间,更应加以防范。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特别在梅雨季节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前,可在水体中泼洒高稳维c,用量为200~300克/亩,在性成熟期应及时捕捉暂养或销售。在夏季高温季节,水质极易恶化,河蟹往往会发生病害,应注意预防,除使用微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土质外,在饲料中还应适量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提高河蟹的免疫力。注意加强夜间巡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五是后期育肥问题。河蟹的后期育肥是提高规格的重要管理措施,此时应每隔3~5天向池塘中适量泼洒饲料级磷酸二氢钙,促进河蟹快速钙化。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中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加速河蟹的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的有效转化。同时要注意水草的养护,避免水草腐烂变质,导致池塘水质、底质环境恶化。生产后期应以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添加新鲜小杂鱼,提高河蟹的鲜美度。
编辑:foodqa

 
分享:
  • 下一篇:
  • 上一篇:
关键词: 大规格 优质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  [ ]  [ ] [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76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
网站地图